哪些現象不適合創業
補充: 打算創業,但是不知道自己是否適合創業,請問哪些現象不適合創業?
1、缺少長遠目標和思維高度
作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創業者,知道自己最終想要什麼,要達到目標需要經過那裡過程,具備長遠眼光,擁有戰略意識,而作為就業者,着眼點也就是當前這兩三年,往往第一考慮的還是安全感,如何保住現有的穩定飯碗,自然不會想到太遠,也不會太高。而且,很少有就業者能進行換位思考,站到老闆的角度去看考慮問題。也就造成很多就業者很難能與創業者溝通。
高不是空洞的高,是經過反覆考量過後的高,是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高,是胸中有成竹的高。
2、完成工作
創業者對一件工作的完成定義是指把某件事徹底解決,今天能搞定的一定不拖到明天。而就業者會習慣性的把工作按照天數來分解,每天只完成部分工作,下班時間一到心裡就習慣性的想閃人,回家,剩下的工作明天再做,覺得在公司里多待一分鐘都不願意。
很多人都抱怨老闆苛刻,加班很頻繁,其實這是從創業時期就建立起來的習慣,事業就是生命,工作就是生活。
3、單個環節與整個系統
就業者接受到一個指派工作任務后,進行處理或是分解後轉交給其他同事,然後在他看來,這事就差不多算完了,反正他負責的這塊已經做完了,至於轉交出去的工作任務是否被保質保量按時間的完成了,那就不是他所要操心的範圍之內了。長此以往,許多就業者已經習慣只管自己的二畝三分地,轉交給別人的事就讓別人操心去吧。嚴重缺少整體系統概念。
你的事業是和你的視野相關的,你看的越遠,可能得到的資源越多。
4、責任
在一個企業或是公司里,我們最常見到的就是在出現事故后,老闆要追查責任,大家異常統一、步調一致的互相推卸責任,極少有人會佔出來承認自己工作的不足,反而都強調自己肯定是把屬於自己那個環節做好了,至於前後銜接人員所出的問題,和我一點關係也沒有。就業思維深了,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是迴避,然後就是設法推給別人。這樣一來,就業者也就愈加不可能從失敗和失利中學習、吸取到教訓了。其實,創業者們的成長也就是從一個個自己承擔的失敗中總結分析了問題原因所在,積累了經驗。
對於創業者,不但是個人價值,更是社會價值。
5、個人意識與聯合力量
很多的就業者腦海中都存在着個人英雄主義,總希望在一些事情上表露一下,在上司面前表表功,為了不被其他同事分攤去一些功勞,所以有時候就會冒着一定的風險(當然是以公司的資源為成本的了)一個人單槍匹馬乾點什麼出來,當然,要是出了漏了,最後還得是公司承擔,很少有就業者們會從降低成本及風險、或是提高效率的角度出來,去主動聯合其他同事,共同完成某項任務,這個個人英雄主義有時候是要害死人的。
對社會資源的把握也很關鍵。
6、成本概念
作為創業者,每一分錢的支出都會算作是成本,省下來的就是利潤,所以,精打細算是許多老闆的習慣性思維和動作,這是從創業過程中養成的習慣,絕對不是一個“摳”字能概括得了的。而就業們卻是大方的很,反正公司的資產是老闆的,又不是自己的,浪費點也不是割自己的肉,只是自己工作方便順手,浪費點又算什麼,以至於許多就業者在自己創業的時候,還改變不了在就業時養成的大手大腳的習慣。
創業就是勤儉持家,我現在才慢慢改變大手大腳的習慣。
7、辦事一條線
條條大路通羅馬,完成工作一定不止一種方法,但就業者長期工作生涯下來,已經習慣了用單一思維去考慮問題,A事就用A類解決辦法,B事就用B類解決辦法。創業是有風險的但是只要你自己多方位考慮辦事情前後結果,那樣能夠帶來很多不相同妙法解決各方面困擾的。

相關推薦
- ·怎麼知道我適合不適合創業
- ·如何知道自己適合不適合創業
- ·我想知道自己適合不適合創業
- ·怎麼判斷一個人適合不適合創業?
- ·請問如何知道自己適合不適合創業呢?
- ·哪些人不適合創業
- ·哪些地方不適合創業開店
- ·不適合創業賺錢的人有哪些
- ·哪些人不適合創業開店
- ·不適合創業的人有哪幾種
- ·什麼樣的人不適合創業呢?
- ·怎麼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創業?
- ·不適合創業的人
- ·請問什麼人不適合創業
- ·如何知道自己適合適合創業
- ·網店的發貨怎麼樣防止丟件現象
- ·什麼是支付寶現象
- ·哪些人不適合去創業賺錢?
- ·哪些人不適合合夥創業
- ·哪些人不適合自主創業?
- ·哪些地方不適合開店
- ·哪些地段不適合開服裝店?
- ·怎樣看適不適合開網店?
- ·2010年屬兔的人適不適合做生意?
- ·哪些人適合創業
- ·哪些人適合創業?
- ·哪些人適合創業當老闆
- ·哪些地方適合創業
- ·什麼樣的人適合創業?夫妻可以嗎
- ·什麼樣的人適合創業當老闆
- ·我適合創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