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地窖式栽培技術
手機:M版 分類:香椿種植技術 編輯:jing88
香椿地窖式栽培技術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益的種植模式。主要做法是:“寒露”以後在地中挖一個窖,“霜降”至“立冬”前後可采椿芽上市。這種栽植模式,成本低,效益高,管理技術簡單。一般寬3m、長10m的窖,產值可達5000~6000元。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播種育苗
香椿因采芽頻繁,很少開花結籽,必須從山西、河南、陝西等地購買當年的香椿種子,“春分”至“清明”(3月下旬至4月上旬)陽畦育苗。畦寬1.2m,東西向。播種前4~6天灌水造墒。播前3~5天將去掉膜翅的香椿種子用“二涼一開”的溫水浸種15~20h(小時),然後在25~30℃條件下催芽,待1/3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每666.7平方米(畝)用種量1.5~2kg。條播后覆土1.5~2cm,也可將畦子澆透水直接播種不用催芽。5~6片葉時通風煉苗。
二、移栽定植
香椿苗高10cm,8~9葉時定植,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行株距60cm×20cm,666.7平方米栽6000~7000株。栽時穴澆或溝澆。
三、肥水管理
一般緩苗后追肥一次。6月中下旬每6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15kg,氮、磷、鉀複合肥20kg。夏季遇大雨時要及時排水防止漚根,乾旱時注意澆水。
四、矮化處理
夏季苗子生長旺盛,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苗高1.5m左右時用PP333或助壯素300~500倍液塗抹株頂,使植株頂部形成一個“疙瘩”,9月底前若頂芽又想萌動,可再塗抹一次,必須經這樣的化控矮化處理,否則影響入窖后春椿的產量和品質。若想購苗入窖栽植,必須到育苗現場指導其矮化處理。
五、田中挖窖
“寒露”時在地中挖一個東西向、深1m的窖,長、寬可根據香椿苗的數量而定。一般窖長10m、寬3m。大窖長20~30m,寬5~7m。用挖出的土在窖上東、西、北三面壘土1m高,做成北高南低的樣式,用竹竿做骨架蓋上塑料薄膜和草苫。
六、入窖栽植
“霜降”至“立冬”時,把田中的香椿葉子擼光起出栽植以窖內,一棵挨一棵,一般一年生苗每平方米栽150株左右,二年生苗100株左右。窖中間東西向要留出寬30cm的走道,若是大窖,如20m×7m,應留兩條走道。栽植時應注意香椿的品種,一般綠香椿株體光滑,萌芽較早;紅香椿株體粗糙,萌芽較晚,應分開栽植。栽后灌一次大水,一定要灌足,然後覆上塑料薄膜和草苫,並適當通風降濕。
七、窖內管理
1.溫度:定植后10天,棚內溫度保持白天15~20℃,夜間14℃,以後逐漸提高溫度。為促進椿芽萌動,一般窖內溫度白天控制在29~30℃,夜間保持12~14℃。“立春”后中午溫度超過30℃可適當放風,降至26℃關閉通風口,夜間溫度一般不低於10℃。從“霜降”到“立春”一般不需放風。
2.水肥:香椿在窖內土培密植,主要依靠自身貯存的養分進行生長,一般不需要施肥。入窖栽植時灌大水一次,以後一般不需要灌水。“立春”后視土壤墒情,若干燥可澆一水。一般窖內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0%~90%,若干燥可於下午葉東。結合噴水用0.2%的磷酸二氫鉀、尿素液進行葉面追肥。
八、採摘椿芽
一般“立春”前後當椿芽長到20cm以上時即可採收。采時可將頂芽從基部掰下,用玉米穗包葉捆成小捆,每捆100g左右,立於水中(水深2~3cm)泡10h(小時)左右,防止萎蔫,第二天上市。
九、苗木出窖
“清明”后氣溫升高,露地椿芽上市,以後不再采窖內椿芽,可通大風煉苗,當露地地溫達到15℃左右時,即“穀雨”前後可把香椿移至窖外栽植。移栽時剪掉總根量的1/3左右,主幹剪至0.5m左右,行株距為60cm×15~20cm,移栽后灌水,加強管理,一般成活率達95%左右。

相關推薦
- ·蒜黃地窖式栽培
- ·蒜黃地窖式高產栽培技術
- ·葡萄窖式越冬的防凍技術
- ·地窖囤韭栽培韭黃技術
- ·地窖栽培蒜黃技術
- ·如何保證林蛙窖式安全越冬?
- ·柚子的地窖貯藏技術
- ·葡萄地窖冷藏保鮮技術
- ·生薑地窖建設標準及貯藏技術
- ·洋香瓜大棚直立式栽培技術
- ·金針菇袋式栽培技術:接種
- ·草菇床架式栽培技術
- ·春花生--晚稻--馬鈴薯模式栽培技術
- ·冬小麥不同方式栽培技術綜述
- ·小型禮品西瓜秋延立式栽培技術
- ·柑桔的地窖貯藏
- ·香椿病蟲害的防治:香椿根腐病
- ·用花菇棚床式栽培草菇技術
- ·草菇袋式栽培的技術
- ·日本棚架式栽培梨樹的修剪技術
- ·長稻草牆式栽培食用菌新技術
- ·番茄的平台式栽培是實現高糖度的最佳技
- ·木屑高溫開放式栽培香菇技術
- ·天麻地溝式栽培新技術
- ·有關箱式栽培天麻的技巧
- ·竹蓀的林地坑式栽培法
- ·有關香菇棒式栽培要點
- ·大雪棗籬式栽培五要領
- ·金針菇生料床式栽培:商品菇的培養
- ·金針菇生料床式栽培病蟲害防治
- ·李子的架式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