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香椿栽培正適宜
手機:M版 分類:香椿種植技術 編輯:巧距離
一、栽培時間香椿落葉后,在10℃以下的低溫,經17天左右通過自然休眠期。若未通過休眠期,植株發芽慢產量不高。今年10-11月份氣溫較高,越冬栽培應比往年延後5-10天,山東地區以12月上中旬為宜。
二、苗木選擇應採用1年生單莖幹苗。因為單稈苗宜密植,單位面積中頂芽多,產芽量高。過高的多年生苗木,應進行平茬處理,促使其多發枝,株型緊湊,多生頂芽,提高產量。適合溫室栽植的優良苗木標準是:一年生苗高為0.6-1米;干粗1厘米以上,1-2年生苗高1-1.5米,干粗1.5厘米以上;組織充實,頂芽飽滿;根系發達,根幅20厘米左右;無病蟲害和凍害。在苗木的標準中,以干粗為主。山東地區需在早春利用保護地提早在2月份育苗,延長生長期,才能使苗木達到栽植標準。如果用露地育苗,應在露地培育2年生苗木才能達到上述標準。
三、整地、施肥一般用10畝的露地苗圃培育的苗木,僅能移栽一畝的溫室。栽前溫室內應行深翻,每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10000公斤,並混入複合肥45公斤,或過磷酸鈣50公斤。地下害蟲較多時,可撒入辛硫磷顆粒殺蟲劑30-45公斤。整平,作成平畦。並噴施免深耕土壤調理劑200克,促進深層土壤疏鬆通透。
四、移植移植苗木時採用南北帶狀定植。先從畦內取出20-30厘米厚的表土,再從畦的一端開始,按南部栽小苗、北部栽大苗的要求,把分好級的苗密集地豎起來,排在畦內。再把取出的土回填,使根與土壤密接,並充滿所有的空隙,踏實。然後澆足水。栽植密度每畝6萬-10萬株,株行距為4-10厘米。密度越大,產量越高。
五、溫度管理一般在栽苗後頭幾天加強通風,排除溫室內的濕氣,防止土壤和空氣濕度過大而引起爛根。隨着外界氣溫下降,逐漸封嚴塑料薄膜,夜間加蓋草苫子保溫。採取一切措施白天保持18℃-25℃,夜間不低於12℃。約經40-50天,頂芽開始萌動。室溫超過28℃-30℃時,應及時通風降溫。採收期間溫度宜高,以促進椿芽生長。採收後期,外界氣溫日高,此時應逐漸加強通風,防止室內溫度過高。控制白天在20℃-25℃,夜間13℃-15℃,切忌溫度太高,造成椿芽質量低劣。
六、濕度調節苗木栽植后應立即澆水。冬季基本不用澆水。如果氣溫較高,新芽生長迅速,需要水分時,可每隔7-10天選晴暖天氣的中午給苗木噴水,噴到葉面滴水為止。採收前3-5天應噴一次水,以使椿芽嫩綠肥壯。春季回暖,溫度升高,土壤蒸發量加大,在第一茬采完,第二茬椿芽長出后,土壤表現旱象,為促進椿芽繼續生長可開始澆水。以後每采一次澆一次水,保持土壤見干見濕。
七、追肥在芽萌發5-厘米長時,可在早上噴0.2%的尿素;或0.2%的磷酸二氫鉀;或0.2%的複合肥,並加上0.01%的天然芸薹素-碩豐481,促進發芽生長。根外追肥5-7天1次。第一茬椿芽採收后,除了在第二茬椿芽長至5-7厘米時根外追肥外,還可結合澆水追施化肥。每畝用免耕肥15-20公斤,沖入畦內。以後每採收一次追一次肥。
八、採收芽長15-20厘米,芽色紫紅、肥嫩、無渣、質脆、清香、風味最佳時採收。此外,應根據市場需要,及市場價格,適當提早採收。採摘頂芽后,上部4-6個側芽迅速萌發,過15-20天可收第2茬椿芽,每隔15天左右收第3茬或第4茬椿芽。可從2月上旬開始一直採收到4月中下旬,至露地椿芽上市前結束。由於產品較嫩,應用剪刀或快刀剪截,忌用手冊,以免損傷芽子和樹體,破壞側芽,影響產量。第一次採收,留下基部1-2片複葉,第二次採收側芽時留2-3片複葉。採收第3-4茬時,留下部分側芽不收,製造養分,供以後的萌芽生長之用。

相關推薦
- ·當前香菇菌袋轉色管理技術
- ·香椿栽培的主要技術的要點
- ·香椿栽培技術
- ·香椿栽培新技術
- ·香椿栽培移栽定植后的管理
- ·溫室香椿栽培技術
- ·大棚香椿栽培技術
- ·冬季香椿栽培技術
- ·冬香椿栽培技術
- ·食用香椿栽培的技術
- ·用化控技術控制小麥旺長正適時
- ·龜山桂花為何沒有以前香?
- ·苜蓿最後一次刈割適宜時間及適宜留茬高
- ·香椿病蟲害的防治:香椿根腐病
- ·適宜溫室栽培櫻桃品種
- ·適宜南方栽培的早熟優質蘋果新品種-南
- ·哪些林地較適宜栽培黑木耳
- ·適宜華南地區栽培的大白菜有哪些優良品
- ·適宜四季栽培的雜交一代小白菜新品種-
- ·適宜溫室促早栽培的油桃新品種與新技術
- ·適宜溫室栽培的黃瓜品種
- ·適宜溫室栽培的甜櫻桃優良品種
- ·適宜溫室栽培的杏良種“9803”
- ·適宜設施栽培的杏樹品種
- ·幾個適宜栽培的茭白品種
- ·雙孢蘑菇適宜的栽培季節
- ·適宜早春棚栽培的番茄新品種
- ·適宜四季栽培的萵筍良種
- ·適宜冀中南發展的優質梨品種及栽培技術
- ·適宜冀東栽培的優良梨品種
- ·適宜寒地栽培的杏扁――圍選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