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制種田管理體會
手機:M版 分類:棉花種植技術 編輯:曉艷
棉花制種,關鍵是純度,目標是高產。如何在保證種子純度的前提下實現高產,是棉花制種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為此要有合理的棉株管理,正確的授粉管理,嚴格的工人管理。
一、棉株管理:制種田宜採用單行,也可採用雙行,單行行距1米,株距0.4米左右;雙行行距1.2米、0.5米,株距0.45米;切忌棉株過密。棉株生長到一定時期,需要整枝,打瘋杈、去贅芽等要比一般棉田更細心;打頂尖一般在7月20日左右,每株留12~13個果技;打群尖在8月1日前後進行。人工授粉結束后,要把所有花蕾去除乾淨,嚴禁棉田再有開花現象。此項工作要有專人負責,直到確保再無花蕾為止。
二、人工授粉管理
1、去雄
(l)去雄時間:一般在授粉前一天下午進行完畢,不提倡第二天早晨去雄,以免散粉自交結鈴。
(2)去雄時不要損壞子房和花柱,對於“托盤”要盡量保護。子房受損傷,會影響棉花產量和質量;花柱細嫩易折,去雄時盡量不接觸;“托盤”是棉桃天然保護傘,盡量不要損傷。
(3)如能保證第二天的授粉工作,陰雨天去雄工作可照常進行。
(4)去花:對於去雄漏下的花蕾,要全部去除,可在授粉前進行,一定要去得乾淨徹底,以防散粉和自交結鈴。
2、授粉:有兩種方法,一是采父本棉株的花朵,用其雄蕊在已去雄的雌蕊柱頭上塗抹,直至確認柱頭上已均勻沾滿花粉為止;二是直接採集父本花的花藥,待其開裂后,用毛筆等蘸粉抹在已去雄的雌花柱頭上。前者俗稱“對花”,後者俗稱“采粉”,兩法效果相同。後者可保證父本產量,更為經濟合算。注意事項:
(1)授粉時間:可在上午8~12點進行,開始時的判斷可採摘雄蕊的花藥放在手上輕輕揉搓,觀察是否有足夠多的花粉出現。結束授粉的依據是觀察花粉的顏色,如由原先的淡黃色變為深黃色,應停止授粉工作。
(2)無論採取哪種授粉方法,都要保證柱頭上均勻沾滿花粉,如授粉不均勻,會導致畸形桃出現,造成減產和種子質量降低。
(3)用第二種方法授粉,采粉用力要輕、均勻,不要把花粉捏壞,延長其存活時間,盡量少帶多餘的花絲,以保證足量的花粉,發現花粉少或變陳舊時,要及時更換花粉。
(4)雨天不宜進行授粉工作,但授粉兩小時後下雨,無大礙;如遇到雨天,授粉可推遲一天進行,但座桃率會大大降低。
三、工人管理:工人是完成棉株管理和授粉的主體,因此工人管理在棉花制種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每個授粉工人都要經過培訓和通過測試才能上崗。培訓工作要由技術過硬的專業人員負責,並要確保每個工人都能掌握要點。測試合格的工人,便可分配給一定數量的棉田,以每人負責600株左右為宜,負擔過多會造成盛花期忙不過來,不得不揪掉大量花蕾而造成減產。
制種質量的檢查要有專人負責,一般每15人設1名組長,主要檢查工人去雄是否乾淨,是否有丟落花粉現象,漏花是否摘除乾淨等。
為調動工人的積極性,工人工資宜按桃計算,一般可0.05元/桃,再按實際情況浮動,如遇惡劣天氣座桃率很低,就要上浮,以保護工人積極性。另外,改善勞動環境也是提高工效的重要方面,如及時噴葯殺滅田間蚊蟲;為工人準備雨衣、塑料布等,可防止清晨露水和保持雨天工作;如遇雨或田間積水難排,則要為工人準備雨鞋。
總之,棉花制種是一項高投入的工作,必須嚴格抓好每個環節,才能獲得更好的效益。以上體會供參考。

相關推薦
- ·棉花制種田病蟲害
- ·種豬與仔豬飼養的管理體會
- ·制種田玉米瘤黑粉病的發生及防治
- ·制種田玉米絲黑穗病的防治
- ·怎樣種玉米制種田
- ·怎樣種好玉米制種田
- ·制種田玉米瘤黑粉病病源、癥狀和防治
- ·玉米制種田黑粉病的防治
- ·棉花留種田發生早衰原因及防治對策
- ·棉花吐絮期田管措施
- ·棉花蕾期田管技術
- ·棉花不育系制種技術
- ·紅薯田管理主要技術
- ·抓好麥田管理 培育越冬壯苗
- ·早春麥田管理
- ·初冬麥田管理要點
- ·今冬麥的凍害麥田管理需早防
- ·早春麥田管理
- ·大豆田管理主要技術
- ·牡丹栽培大田管理技術
- ·洪災后玫瑰大田管理
- ·百合栽培及大田管理
- ·春栽紫甘藍的大田管理的技術
- ·春栽辣椒大田管理技術
- ·繼續搞好中後期麥田管理,確保小麥豐產
- ·茄子大田管理把五關
- ·洛陽市玉米田管理主要技術
- ·小偃54麥田管理亟待加強
- ·越冬麥田管理四措施
- ·2008年洛陽市小麥春季麥田管理意見
- ·採取有力措施,搞好春季麥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