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產業的性質與基本特點3
手機:M版 分類:創業學院 編輯:石頭
創意理論、創意經濟的產業浪潮絕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其來有自。其先驅是著名德國經濟史及經濟思想家熊彼得(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早在1912年,他就明確指出,現代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不是資本和勞動力,而是創新,而創新的關鍵就是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傳播、使用。在他逝世40多年後,他當年率先創用的“創造性破壞”、“創新”以及“企業家精神”等三個關鍵詞,已成了美國、甚至全球主流經濟論述中的重要核心概念,被麥肯錫顧問公司的兩位經濟學家發揚光大,寫成著作《創造性破壞──市場攻擊者與長青企業的競爭》,對觀察當代企業流變具有十分重要的幫助。
熊彼得創始的創造性破壞或創意破壞性技術是指那些能夠讓更多的人享受到這種技術所帶來的好處,而破壞了既有技術的根基的技術。例如,電話的產生就是一個創意破壞性的技術,它破壞了原有的電報技術。現在,許多的大公司常常是基於理性的經營方式來決定自己的產品政策,這樣那些在短期之內經不起考驗的產品就不會得到推廣,創意破壞性技術就難以產生。但是實踐表明,創意破壞性技術能夠為公司贏得市場,而對創意破壞性技術的擱置往往造成既有市場的喪失。
出身哈佛的美國聯儲主席葛林斯潘經常把熊彼得的名字和觀念掛在嘴上。他曾說:“美國的經濟,比起其它國家更明顯的反映出從前哈佛著名教授熊彼得所謂的創造性破壞,它乃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新興的科技趕走了老科技,當使用老科技的生產設備變得陳舊,金融市場即會支持使用新科技的生產方式……,這種創造性破壞的過程已明顯地在加速,伴隨着這種擴大的創新,也反映在資本由老科技往新科技的移動上”。這種“創造性破壞”被認為就是“新經濟”得以發展的動力。公司之間的競爭總是圍繞創造新的產品和服務展開的,而這個過程是永無止境的,這就會不間斷地推動生產力的改革或完善。
另外一種更具實踐意義的創意產業的觀念將創意產業與雇傭人員數量的平均值和標準差聯繫起來。如美國密蘇里州經濟研究與信息中心發布的“創意與經濟:密蘇里州創意產業的經濟影響的評估報告”就將創意(業)產業這樣表述:
創意產業是指雇傭大量藝術、傳媒、體育從業人員的產業。產業對藝術的依賴度是通過計算下列工作產業內所佔的比例確定,這些工作屬於“藝術、設計、體育和傳媒行業”類。分類是根據聯邦政府所制定的“職業分類標準”進行的。任何產業只要其藝術相關的職業比行業藝術僱員平均值高至少一個標準差,即可被界定為創意產業。在本研究里,任何產業的創意工作的僱員超過10%(等於比平均值高一個標準差)即被定義為創意產業。
(註:這個研究的附件一列明了一系列產業及其藝術、傳媒、體育相關雇傭的平均值和標準差)
在這裡,創意(創新)產業有三個基點,一是它與文化——藝術、設計、體育和傳媒行業相關,二是它是新創業的有新的文化創意和運作方式的企業,三是從事創意工作的僱員超過先前同類行業10%。后一條甚至成了劃分是否成為創意產業的實操標準。

相關推薦
- ·文化創意產業的性質與基本特點1
- ·創意產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的關係
- ·文化加創意加產業等於文化創意產業?
- ·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投資指導目錄——允
- ·文化創意產業的分類
- ·國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及對我國的啟示
- ·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
- ·北京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
- ·海口市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彙報
- ·尋找新生命力的文化創意產業
- ·藝術授權加速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 ·文化創意產業相關概念研究
-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活力四射”
- ·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需要什麼環境
- ·特許經營提供產品或服務的性質
- ·奧運產業是以創意產業為核心的
- ·創意協會所扮演的角色?(成都創意產業
- ·創造性思維的過程與基本形式
- ·創意產業:體現文化發展的先進性
- ·創意產業的高端起步
- ·英國:創意產業的發源地
- ·創意產業的創新邏輯
- ·創意產業的十八個誤區
- ·創意產業的特徵
- ·日本優秀企業的六大基本特徵
- ·餐飲業成為我國第三產業中的重要產業
- ·騰訊qq創意產業
- ·以創意產業視角看包裝設計
- ·北京江蘇發展創意產業
- ·2008年創意產業商機
- ·創意產業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