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c市場又要洗牌
手機:M版 分類:創業學院 編輯:小偉
與成功的跨國葯企相對,另一部分跨國葯企的戰略失敗首先應該歸因於對OTC市場評估的偏差所致;二是高估了市場活力,亞太地區OTC市場發展水平就像馬賽克一樣,有充滿活力的地區,也有缺乏活力的地區;三是沒有認識到亞太地區醫院在藥品銷售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與許多跨國公司期望中“80%的OTC產品在醫院之外銷售”有很大差距。
政策總是攜着機遇而來。
5年前,我國開始實施藥品分類管理。5年間,6批OTC藥品目錄陸續出台,涉及品種4000餘個,迅速催熟了我國的OTC藥物市場。更進一步的消息是,OTC目錄今後將不再組織專家遴選,而是改為由企業自行申報,凡是符合OTC品種標準的,將被准予進入OTC目錄,作為OTC品種銷售。
政策利好向OTC市場“襲”來,儘管相對於處方葯而言,OTC在整個藥品市場內唱不上主角,但當下卻不折不扣地成為了大部分葯企心目中的“朝陽領域”。
洗牌,又要洗牌
日前,拜耳醫藥保健中國區總裁李希烈對外透露,OTC業務將是拜耳醫藥保健接下來的投資重點,並且不排除通過對國內企業的併購來完成。
拜耳這一表態在業內人士的意料之中。2005年,拜耳收購了羅氏的OTC業務,這使得原先OTC產品線並不豐富的拜耳一舉成為全球第三大OTC生產商。儘管在中國,拜耳還遠沒有達到如此規模,但在其4個主要業務板塊中,目前佔20%左右的OTC業務卻是增長最為迅速的一塊,也是拜耳醫藥保健目前最着力發展的一塊。
李希烈承認:“目前我們的OTC業務比他們小,但是我們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他們。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中國OTC三強之一。”
李所指的“他們”是很早便進入中國OTC市場而且目前銷售排名位居前兩位的西安楊森和中美史克。2004年,中美史克的年銷售額達到14億元,其中近八成是OTC業務。西安楊森的銷售額超過20億元人民幣,其中OTC超過六成。
據業內人士介紹,早期的跨國葯企依靠先進的營銷方式使其OTC產品在當時OTC產品很缺乏的市場很快凸現出來。直到2000年藥品分類管理開始實施,2002年不再允許處方葯在大眾傳媒上發布廣告,以及零售藥店開始規範等,中國的OTC市場才逐步走向成熟。於是,更多的先前專註於處方葯的跨國葯企也開始發動OTC攻略。
前有默克以3億美元高調切入中國OTC市場,攜其“弗利民博士”系列的4種OTC產品完成“未來兩三年內,將‘弗利民博士’系列OTC做到50億元人民幣的目標;后又有全球第五大製藥巨頭諾華引入其仿製葯公司山德士的品牌產品,加快推出OTC;不久前,中美史克總經理謝炳福亦透露,今後1~2年內,中美史克將引進6~7個新OTC品種投入中國市場,以增強這一塊業務的影響力,並開始在中國建立其全球的OTC研發中心。
顯然,僅有產品還不能完全掌握分羹中國OTC市場的主動權。一如李希烈所言:“為了增大OTC業績,我們不僅需要依靠內部增長,而且還將通過外部的收購來實現我們的目標。”
otc市場又要洗牌 相關推薦:

相關推薦
- ·醫藥企業otc市場未來營銷之路(1)
- ·醫藥企業otc市場未來營銷之路(2)
- ·愛國者:情感營銷制勝DC市場
- ·OTC營銷創新系列談之一:從決戰終端
- ·OTC營銷創新系列談之一:從決戰終端
- ·解套葯企otc銷售困局 整合渠道謀變
- ·解套葯企otc銷售困局 整合渠道謀變
- ·恆源祥事件與OTC產品傳播策略
- ·精細化操作的后otc時代,給銷售一線
- ·精細化操作的后otc時代,給銷售一線
- ·談otc產品的醫院推廣(1)
- ·談otc產品的醫院推廣(2)
- ·維葯某otc產品的策劃失敗紀實(上)
- ·維葯某otc產品的策劃失敗紀實(下)
- ·做深做透鄰終端渠道--otc深度分銷
- ·做深做透鄰終端渠道--otc深度分銷
- ·做深做透鄰終端渠道--otc深度分銷
- ·OTC終端發展趨勢與創新
- ·otc代表拜訪“三步曲”
- ·otc銷售終端制勝手段:開展店員教育
- ·otc藥品營銷,如何應對終端和渠道控
- ·在OTCBB借殼上市后怎樣融資?
- ·中小企業如何做OTC品牌?
- ·OTC藥品營銷的發展之道
- ·OTC醫藥營銷模式的變革和創新的啟示
- ·陳列——創造OTC藥品最大利潤
- ·廣告在OTC營銷中的作用
- ·OTC借力處方葯的渠道策略
- ·OTC營銷傳播的"新4說"策略
- ·OTC借力處方葯的渠道策略
- ·OTC終端運作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