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和新飛的跨文化合作
手機:M版 分類:創業學院 編輯:雷風
GE和新飛的跨文化合作
GE家電集團在1999年12月中旬同中國第二大冰箱製造企業――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簽署了一個長期採購新飛50升小型冰箱出口到美國市場的協議。這是GE首次購買中國冰箱出口到美國。在中國的採購行動,是GE全球化戰略的一部分。幾年來,GE一直在中國物色其採購對象,新飛便是其一。
其實任何國際企業的全球化擴張都會有風險和文化的衝突。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被GE看中后,雙方經歷了一段非常戲劇性的過程。從最初的欣喜,到隨之而來的懊惱、誤解,產生抗拒情緒,到後來的勉強接受,直至最後終於心甘情願地接受技術工藝改造,和GE建立起戰略同盟關係。
新飛與GE合作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思想轉變的過程。而GE和新飛解決兩者基於文化背景不同而產生的生產上、管理上的差異充分顯示了GE獨到的跨文化戰略的強大魅力。他們的跨文化合作經驗總結如下:
互補的經營優勢
GE要進入亞洲市場,佔據亞洲市場的巨大份額,中國是它不可忽視的。因此在中國的採購行動,是GE全球化戰略的一部分。而在中國國內的新飛電器同樣需要開拓國際市場,需要讓新飛的產品走向國際化。GE需要進入中國實現全球化,新飛也需要走出中國實現國際化,這就是兩者合作的基礎。有了這樣的共同經營目標,才有解決基於中美兩國東西文化差異的兩個企業之間各種各樣的矛盾和衝突的動力和立足點。
新飛的整體技術和管理水平基本達到GE 的要求,但是新飛以前的製造工藝和方法,以及衡量標準和尺度上的差異,GE還是提出了無數個苛刻的改良建議。
由於國內企業產品的標準和國際有很大的差異,而GE 的要求更加嚴格。比如對冰箱門體的要求,國內企業的習慣是只要平整就行,對產品外部尺寸要求不是很嚴格,像對角線的尺寸等等國內一般不特彆強調,但GE就非常強調,要兩條對角線的尺寸差不超過2毫米。讓新飛人感到更為麻煩和苛刻的是冰箱外殼的靜電噴粉工藝,也就是對外觀的質量要求。嚴格的6個西格瑪原則使新飛的廢品率達到30%,最後新飛的工程師、技術人員們逐一檢查出來的3000台合格冰箱竟只被GE認可了600台。
但是苛刻的要求讓新飛也看到了GE這樣的跨國公司的超國際水準,和對產品的細緻周到的考慮才是真正體現了產品以質量取勝的原則。經過雙方的磨合,在製造工藝上有些是通過技術改進而達到了GE的要求,有些是繼續按照新飛原先的做法。比如冰箱的箱體清潔GE提出用酒精,但酒精很難清洗,最後新飛改用牙膏,這回得到了GE的認可。新飛與 GE的合作等於新飛的一隻腳已經跨進了WTO。
按照合同規定,新飛的冰箱將貼着通用的商標沿着通用的銷售網絡進入美國市場,而通用的產品也將貼上新飛的商標進入中國的市場,這是具有互補性和“雙贏”的合作。
共同的經營目標
共同的經營目標是兩個合作的企業能持久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在國際合作中尋求雙方的共同利益,建立共同的經營理念,是唯一有效的解決分歧和矛盾的選擇。
GE 找到新飛作為它採購冰箱的對象,新飛也為GE提供它品質良好的產品,雙方的共同利益是聯繫在一起的。雙方尋求的是一種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模式,即藉助各自的市場網絡銷售對方的產品。因此在合作的過程當中,雖然出現這樣那樣的諸多問題,但是雙方本着同一個經營合作的目標,以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態度一一得以化解,最後達成共識。
比如,新飛最初對於GE提出的6個西格瑪的要求很難以理解,通過GE高層的出面解釋,新飛接受了這樣一種對產品嚴格要求的經營理念。在新飛最後向GE正式供貨以前,GE先後提出了3000多個問題,其中有900個左右的問題需要提出實質性的解決方案,而其餘2000多個問題是通過溝通得以化解的。
通過培訓尋求共同語言
在GE想盡辦法來保證產品品質的背後,實際也包含了對新飛員工素質的要求。比如他們要求產品的重複性和再現性,前者是指不同的人在檢查同一台冰箱時,要得到同樣的答案。後者是指同一個人如果單獨看到這個冰箱是合格的,那麼把它放到一堆冰箱中再次檢查時也要能判斷出它是合格的。
這其實是在要求新飛的員工要有統一的水準,以保證在評價產品時用統一的標準。GE對統一水準和統一標準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問題提出來以後,新飛對各個崗位的員工都進行了相應的培訓,GE也專門為新飛做了6個西格瑪項目的培訓和指導。培訓之後,6個西格瑪的應用軟件裝在了新飛公司的電腦里,然後新飛開始每天對數據進行分析,找出問題的所在,判斷程度大小,如何解決等。這種方法的精髓就是用數據來說話,不需要主觀來下結論。
新飛的管理層和員工都認識到了6個西格瑪的含義所在,也就是說企業成功管理的最終目標是要達到一種近乎完美的境地。GE希望新飛能夠通過加強內部管理,不斷提高管理素質,最終實現這個目標。
經營管理本土化
GE和新飛的合作一直都是採取經營管理的本土化。一切的管理高層、工程師、技術人員和員工都是新飛原來的員工,GE只是派遣一些技術上的指導和改進人員,以及培訓人員對新飛的生產加以指導,對新飛的員工進行統一標準的培訓。GE讓新飛的本土生產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並且對中國企業文化的深入了解使得他們在解決雙方衝突當中表現出平和理智的處理方式,尊重和理解的態度,並給予雙方相互學習和磨合的機會。
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和日益明顯的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GE的全球戰略也充分的體現出了“經營戰略本土化”的特點。和GE 的成功合作給新飛帶來了一種顯而易見的無形價值。這種無形的品牌價值使得新飛在海外的知名度大增,也給新飛帶來了很多機遇。

相關推薦
- ·摩托羅拉的跨文化管理模式
- ·大陸台資企業的跨文化管理
- ·跨文化團隊管理:用信任填平文化鴻溝
- ·biodegradable和eco-
- ·產品策略:產品壽命周期和新產品開發
- ·怎麼樣才能和新客戶建立朋友關係?
- ·大盤股、小盤股和新股、次新股
- ·跨文化管理與企業的經營績效
- ·如何進行跨文化商務談判
- ·跨文化管理:企業HR國際化的焦點
- ·家族企業如何變成跨文化國際公司?
- ·我國跨文化管理模式分析
- ·市場營銷畢業論文:跨文化營銷以及本地
- ·海爾: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
- ·淘寶代購:夢起飛的地方
- ·成功激勵:會飛的兔子
- ·天目葯業章鵬飛的創業故事
- ·邏輯思維訓練之不翼而飛的材料
- ·創新基金 企業騰飛的助推器
- ·數字營銷:企業騰飛的發動機
- ·新飛——非奧運營銷的探索者
- ·新飛聯手高校培養創新人才
- ·新飛探索與高校聯手培養人才新模式
- ·新飛:差異化戰略鑄就節能家電品牌
- ·高效營銷策略支撐了新飛冰箱穩定發展
- ·新飛再次領跑冰箱保鮮科技
- ·新飛電器:老品牌的新崛起
- ·新飛“專註”迎得市場青睞
- ·新飛美女奧運攻略解讀
- ·新飛:翱翔在節能之巔
- ·專收破產企業的跨國企業大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