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考核與薪酬管理
手機:M版 分類:創業學院 編輯:巧距離
②確定績效標準:績效應以完成工作所達到的可接受程度為標準,不易定得過高。由於績效標準是考核判斷的基礎,因此必須客觀化、定量化。具體做法是將考核要項逐一進行分解,形成考核的判斷基準。例如,辦公室秘書的報表工作,可以用差錯數量來衡量,並分出等級:
一級:完全沒有計算錯誤和報錯材料的情況;
二級:一個月中,只有一次錯誤;
三級:一周出錯四次以內,但僅發生一次;
四級:一周出現六次以內錯誤,但僅發生一次;
五級:一周出現七次錯誤,但僅發生一次;
六級:一個月中錯誤平均每周四次。
看起來標準過細了,非一般管理水平所能做到。當管理水平不高的時候,標準也可以適當放寬一些,可以按如下方式制定。
一般性文書工作:
(i)根據口述或手稿打字,打出的文件沒有文字、語法錯誤和塗改痕迹;
(ii)複印打出的文件前應先交主管校讀,然後再行複印,並將原稿存檔;
(iii)文書工作在指定時間內完成。
(2)評價實施:如何消除評價中的非客觀因素是考核的關鍵環節,具體做法是將工作的實際情況與考核標準逐一對照,判斷績效的等級。此時容易產生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主觀效應;二是成見效應。
主觀效應產生的原因在於:
①受過去記錄的影響:某個員工以前的工作績效很好,因此會推斷現在也好;
②相容性:對那些見解、性格等相同的人有寬容的傾向;
③近期效應:由某人最近表現好而推斷一貫表現好;
④獨具效應:因某人的某一特殊條件(如能言會道、儀錶不凡、高學位、同鄉)而寬容;
⑤盲點效應:因考核者本人也具有同類缺點而看不見下屬的缺點;
⑥無怨言偏差:由於沒有聽見抱怨而認為沒有缺陷等。
成見效應產生的原因在於:
①完美主義:要求過高,評價過低,以至使人失望;
②部下反調:對經常提意見的部下評價過低;
③弱隊一員:弱隊中最好的人比不上強隊中最差的人;
④驟變效應:因最近的一次失誤,使原先的有利印象完全改變;
⑤人格效應:當下屬缺乏主管認為應具備的品質時,會被過低地評價;
⑥自我比較效應:主管用自己的工作風格、方式來評價下屬等。
考核的評價可以是單一方位(直接上級),也可以是多方位的,這取決於考核的性質和目的。一般來說,考核應以單一方位為好。因為直接上級對員工一貫的工作情況最為了解,容易客觀地進行評價。多方位的考核操作比較困難,而且由於評價的角度不一樣,不便整理,也難以公正。
(3)評價面談:面談是考核中的一項重要技術,但常常被忽略。考核面談有五個方面的功能:

相關推薦
- ·薪酬管理論文:淺析企業薪酬管理問題
- ·人力資源管理職能:績效考核與管理假設
- ·從績效考核到績效管理
- ·崗位測評與薪酬公平
- ·三洋製冷的現場績效考核和管理
- ·績效考核:80%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不
- ·績效考核:80%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不
- ·民營企業薪酬管理診斷與優化策略
- ·薪酬管理概述
- ·薪酬管理的原則
- ·薪酬管理的“理性”與“感性”
- ·薪酬管理的“格雷欣法則”
- ·企業薪酬管理新模式
- ·薪酬管理的目標
- ·人力資源薪酬管理流程
- ·薪酬管理:告別“無為主義”
- ·包容性增長下的薪酬管理
- ·通用電氣的績效考核秘笈:"紅"與"專
- ·美容院如何做好員工績效考核?
- ·經理人信任危機和績效考核
- ·論績效考核的推行與完善
- ·532績效考核模型
- ·家族企業績效考核難題探析
- ·淺談eva指標對公司績效考核的意義
- ·績效考核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 ·員工績效考核指標設計主要原則
- ·銷售人員績效考核探索
- ·績效考核投訴的處理
- ·小型民營企業集團績效考核的“三板斧”
- ·市場化報紙如何進行績效考核
- ·用績效考核 應對人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