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締造第二次成功創業的基石?
手機:M版 分類:創業學院 編輯:小熊
廖萬隆的實力,從鴻海每年開發上萬套模具所用的鎢鋼,半數以上來自春保看得出來。廖萬隆最近還經常跑往江西贛縣,他計劃進一步掌握這座佔全世界七○%鎢礦量的小城鎮,繼續打造他五年內稱霸全球鎢鋼市場的夢。
從得獎那一刻算起,吳、戴、何與廖四人,分別在電話、帽子、工作鞋與鎢鋼領域,各自築起一片王國。然而,二十三年後,有人痛失江山,有人的疆土卻持續壯大。
人,在攀上第一個高峰后,要再攀高峰,或維持不墜,顯非易事。
二十八年,283位青年創業楷模有人變成通緝犯,更有人成了和尚
吳、戴、何與廖這四個人的故事,表面上看來,只是台灣中小企業創業史的一個片段,放大來看,這是過去三十年來台灣經濟發展的縮影。
為此,《商業周刊》經濟研究室以地毯式方式,全面追蹤並研究過去二十八屆,從1978年到2005年,總計達283位青年創業楷模的現況。從名單中,我們看見了許多如今獨霸一方的企業家,如前宏董事長施振榮、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等人。
英雄輩出,是本刊追蹤昔日青創楷模現況所發現的第一個現象。我們以兩個條件去檢視,其一,位居產業龍頭。《商業周刊》對龍頭企業的定義是:若身處製造業,必須居於所屬領域的全球前三大;若是服務業,則須是國內該領域的第一名企業。
這定義相當嚴格,但調查仍發現,有47位成為龍頭企業(編按:有11目前已喪失龍頭地位),達17%的楷模攀上高峰。等於有1/6的青年創業楷模,在往後能成為佼佼者;第二個檢查條件是上市,調查發現,有102家後來完成上市,佔整體36%,也就是有1/3後來成為上市公司老闆。
調查中,我們還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竟有多達74位,如今公司倒閉、跳票、重整,有的甚至因此遭青創總會除名。這群台灣中小企業中的佼佼者,竟高達26.1%的比重,超過1/4的人被商場淘汰。換另一個詞彙形容,這是「致命的四分之一」。
74位中,有34家楷模的公司在經濟部商業司的公司登記上填上「廢止/撤銷」,發生跳票的有14位,公司重整的有兩位。
上述還未列計,因涉及不法而遭檢察官起訴或判刑的25名企業家,或者經營權易主。所以,變成通緝犯潛逃國外的有之、變成廟公不理世事的有之、到美國當寓公的也有之,際遇變化非常大。
楷模,怎麼了?根據《國語辭典》解釋,指的是模範、榜樣,其行為足以他人效法與學習。然而,統計數字的背後,揭露一篇篇商場興衰史、一出出商場諷刺劇。多數的楷模,不再是楷模,甚或成為階下囚。
調查還進行幾項統計,可看到榮耀與衰敗的周期:283位青創楷模的得獎平均年齡是39歲、他們平均在公司成立第10.9年獲獎。把調查母體縮小為發生財務危機的族群,研究發現,他們的公司從成立到出事的平均年數為19.4年,平均在獲獎后的11.1年出事。
根據經濟部最新發表的《二○○五年中小企業白皮書》指出,過去十年,台灣每年平均有約八萬二千家中小企業倒閉,約佔整體將近7%,平均每年新成立的家數則約十萬家;台灣中小企業總體的平均經營年數為13年。
如何締造第二次成功創業的基石? 相關推薦:

相關推薦
- ·彩色一次成像技術第二章 翻轉一次成
- ·成功故事:富翁到“負翁” 二次成功創
- ·102歲老人的第四次成功創業故事
- ·企業文化:傳統媒體成功發展的基石
- ·創造力是未來成功的基石
- ·星巴克:用四種元素營造第三空間
- ·人才管理:企業基業常青的基石
- ·公平感是團隊管理的基石
- ·管理制度體系--管理的基石
- ·飼料標準:飼料安全的基石
- ·團隊建設的基石是什麼
- ·知識管理會成為crm的基石嗎?
- ·大學生成功創業的基點:提升創業素質
- ·忙碌奔波白領女性 應該如何第二次擇業
- ·聯想的第二次創業
- ·比爾-蓋茨第二次創業:將慈善當成另一
- ·劉曉人:第二次創業
- ·上海通用的第二次創業
- ·女性第二次創業:戰勝自我是關鍵
- ·下崗女工兩次創業兩次成功的創業故事
- ·離開淘寶網一年後第二次進軍淘寶網店
- ·農村女娃發財破產之後在陌生領域再次成
- ·上海貝爾阿爾卡特:3G成功的四大基石
- ·讓變革成功的四塊基石
- ·一次成功的網絡團購營銷
- ·成功故事:三個在國外成功創業的浙江商
- ·成功故事:三個在國外成功創業的浙江商
- ·大學生創業故事:浪漫冰吧締造校園創業
- ·創業者如何尋找成功創業的點子
- ·提升信任感建立的五大基石
- ·5萬元起家:締造62億的創業神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