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故事:克服困難“落地生根”經20年打拚“贏”兩個億
手機:M版 分類:創業學院 編輯:曉艷
岑利澤,寧波慈溪人,2002年,創辦南安市利達五金工業有限公司,成為泉州各大水暖衛浴企業的重要供貨商,也是福建省水暖衛浴行業協會唯一外省籍副會長。
創業心得
對於每個創業者來說,困難和吃苦都不算什麼,關鍵在於如何去應對、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創業最關鍵的還是要選對方向、跟對大環境。
看中愛拼敢贏的創業氛圍,他紮根泉州努力打拚;苦心尋求的技工頻頻流失后,他聯合辦學培養技術人才;遭遇原材料暴漲利潤縮水,他通過研發新品度過危機發展壯大。他就是:來泉創業的寧波人岑利澤。坐在寬敞的辦公室內,岑利澤一邊泡茶,一邊像講故事一樣描述着自己來泉20年的創業歷程,一切與午後窗外的小雨瀝瀝一般平靜。
從產值200萬到近兩個億,從40個工人到現在的350人。一路走來,岑利澤將自己的成就歸功於“敢拼敢解決”,而非“吃了很多苦”。實習生陳雲青張汀商 本報記者 邱和軍
承包車間 掘得創業第一桶金
1989年,年輕小伙岑利澤來到泉州這片充滿愛拼敢贏精神的土地,當時正值南安水暖產業起步之時,“我發現這裡許多小配件跟不上大車床生產的步伐,就把浙江五金配件運到南安來賣。”回憶那段往返於泉州寧波之間做貿易的日子,岑利澤至今仍記憶猶新,“那時沒有高速,一路顛簸的跑耗盡了體力和時間,坑坑窪窪的土路又致使產品損壞率高。”
經過水暖業摸爬滾打一段時間后,敏感的岑利澤發現:與浙江、廣東水暖產業不同,泉州處處是創業的氣息,南安水暖產業更具有市場優勢,幾家銷售前景好的大企業注重品牌建設,這勢必會帶動周邊配件生產企業的發展。
於是,他從中嗅到商機:承包水龍頭配件車間。這也是他向創業之夢邁出第一步。“原來的公司提供廠房、設備,他只帶40個工人來,可以說是白手起家。”在南安本地企業支持下,高質量的水龍頭配件便從這小小的車間誕生。
“業務量越做越大,由於技工有限,自己在車間里通宵是家常便飯。”一到趕貨時,精通模具加工、電火花等工序的岑利澤帶領工人們加班加點,沒日沒夜地為下游企業提供可靠的水龍頭配件。
歲月里,他日積月累着自己多年來創業之夢的原始籌碼。
自立門戶 克服困難“落地生根”
“湊足200萬元后,我就籌劃着自己辦公司建廠房。”2001年,不甘於長期承包配件車間的岑利澤決定自立門戶,將十幾年苦心積累的錢投入廠房建設。
但事情並不太順利,“外地人在村裡建廠房並不容易,銀行對外來企業貸款也心存顧慮,我只能向親朋好友借款。”岑利澤回憶,曾經為買銅缺錢一籌莫展時,一位常聯繫的老總主動借給他50萬元。
外地人建廠房,難免受到一些阻力。“幾十號村民過來鬧事,圍着不讓我投建廠房。”租好地皮,備了資金,岑利澤卻遇到這等麻煩事,時間一天天過去,岑利澤馬不停蹄地奔走四方求助,“那幾天真是難熬,廠房晚一天建起,生產就晚一天開工,能找的親戚朋友都找遍了還是無濟於事。”岑利澤回憶道。
聽說當地政府十分重視外來企業的發展,無奈之下的岑利澤找到了政府,希望通過政府解決廠房搭建之事。“那天,鎮長、書記親自過來,出面與村民溝通協調此事。”最後,在政府的支持下,岑利澤的廠房終於如願建成。
求賢若渴 聯合辦學培養人才
如果說創業艱苦,那守業便是難上加難。創業之初,擺在岑利澤眼前最棘手的便是“人才”問題,一句“技工無處尋”道出了岑利澤的心聲:“訂單不愁,設備不愁,愁的是沒技術工人來生產。”2002年,隨着工廠的投產以及規模的擴大,岑利澤也開始奔走全國各地“招兵買馬”。可偏遠的鄉村、小小的廠房,畢竟很難留住人才。
為了招聘技工,岑利澤遠赴他鄉,居無定所地奔走於省內各地人才市場。“當時,花了重金從外地請了200多名技術工人。”但求賢若渴的他卻萬萬沒有想到,不到一個月,這批技工們由於不適應當地的環境,紛紛離開工廠。
這令岑利澤再次陷入“有訂單,沒人才”的窘境,企業發展遭遇了瓶頸。經過人才出走打擊后,岑利澤開始深謀遠慮:合作辦班,自己培養技術人才。
“與莆田一家技術學校合作,公司提供技術、設備,學校開設模具專業,學校每年向公司提供100個技術人才。”岑利澤向記者回憶說,轉變人才策略是被“逼”出來的。這一舉措從根源上解決了“技工荒”的問題,這批技工功不可沒地成為企業發展的“頂樑柱”。
另闢蹊徑 創新贏利模式
人才問題剛解決,原材料就開始一路飆漲,利潤大“跳水”再次打壓住企業。從2005年開始,銅料價格大漲,令他再次陷入困境。
“考慮到融資難問題,靠着擴大生產規模這條傳統之路行不通。”另闢蹊徑,岑利澤搞起了軟管技術的研發,有了前期的人才準備,研發工作輕鬆了不少。最終,在2008年的時候,公司研發出屬於自己的新技術——不鏽鋼編織管。
“一個角閥加一條軟管,安裝起來方便,也節省了不少成本。”手握着一條配件軟管,岑利澤向記者展示着企業的研發成果:原本多套工序安裝,現在一套程序就搞定。研發技術的使用,再次為企業“補給”了利潤,也成為跨上新台階“助推器”。
“明年80畝的新廠房將建成,舊廠房將改造成物流配送區。”岑利澤向記者介紹着自己下一步“工貿結合”紮根泉州的規劃。“這幾年,浙江、廣東水暖產業遭受重創,只有這裡逆市飄紅。”
“以前之所以租地蓋廠房,是心存顧忌,現在泉州的產業環境、政府扶持力度,讓我這個外來企業選擇自己買地、擴大產能。”正是泉州充滿“愛拼敢贏”的創業底蘊和注重品牌的經營之道,吸引這位寧波商人紮根此地。
創業故事:克服困難“落地生根”經20年打拚“贏”兩個億 相關推薦:

相關推薦
- ·寬葉落地生根的繁殖管理
- ·讓企業文化真正落地生根
- ·企業文化如何落地生根
- ·絕症女工下崗創業10年打拚成百萬富翁
- ·企業文化:“深植”比“落地”更重要
- ·對企業文化“落地”的探索
- ·創業故事:兩個人,一間房,五年做到1
- ·網上開店如何步步為“贏”
- ·五步“贏”銷拜訪法
- ·新“贏”銷塑造新的品牌
- ·窮小伙兩元創出兩個億的創業故事
- ·秘訣:克服創業危機的兩種方法
- ·創業常識:克服客戶拖欠的好方法
- ·《怎樣成交每一單》:克服顧客拒絕(1
- ·《怎樣成交每一單》:克服顧客拒絕(2
- ·只要敢想你就行:克服你心中的罪惡感
- ·艱辛創業10年打造1億財富
- ·用100元歷經22年賺到6億的創業故
- ·從負債開始15年打造一座鋼貿新城的創
- ·創業故事:“七人幫”2000元起家賺
- ·創業故事:7個研究生2000元起家賺
- ·創業故事:“愛拼才會贏” 女性創業別
- ·川籍女孩西安打拚創業故事:創業是夢想
- ·創業故事:赤手空拳打拚12年 資產上
- ·就業難“逼”上自主創業路
- ·個人網上開店幾百元啟動資金“草根”創
- ·兩個女富人拿什麼贏得一年5個億的生意
- ·創業故事:七個研究生讓兩千變成六個億
- ·只要敢想你就行: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 ·科學家觀察發明故事:克霉桂
- ·30年夫妻攜手創業20年的創業故事
類別相關
- ·創業故事:靠養兔走上創業致富路
- ·創業故事:靠板栗創業致富的馬海軍
- ·創業故事:烤包子也能烤出大財富
- ·創業故事:開服裝店艱苦創業改變人生
- ·創業故事:開蹦蹦車起家--做起億萬富
- ·創業故事:卡思奇讓曉蘭輕鬆創業
- ·創業故事:火車上賣凳子年賺16萬
- ·創業故事:徽商年廣九,一部由“傻子瓜
- ·創業故事:放棄高薪自己干
- ·創業故事:鄧小平岳父的財富傳奇
- ·創業故事:大學生的漢堡包店
- ·創業故事:大三生開IT公司月入2萬
- ·創業故事:打工仔從到大學里偷聽營銷課
- ·創業故事:從鞋墊開始到年入20萬
- ·創業故事:從艱難中開始 在曲折中前進
- ·嬋芝內衣 報刊營銷 統愛
- ·課堂設計 運動會 發明案例
- ·哪裡進貨 註冊商標 薪酬管理
- ·市場策略 玻璃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