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故事:獨特“賣法”成了賺錢關鍵
手機:M版 分類:創業學院 編輯:梅梅
在產品越來越同質化的競爭時代,大家越來越認識到:單靠產品的差異性賺錢越來越難,獨特的“賣法”成了賺錢的關鍵。
賣法絕小產品創造賺錢奇迹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最近,在石家莊,一位叫趙艷穎的女孩,賣多功能切菜器賣出了門道,創造了一個小產品賺大錢奇迹:一般人賣切菜器,月賺二千元都很費勁,而她卻能輕輕鬆鬆月賺2萬元左右。領教過她的賣法的人都不禁嘖嘖稱奇:絕了,絕了,真是賣絕了!人們不僅主動買,而且有時排着隊也要買,有的家庭不是買一套夠用就行,而是3 套、5套的買,令人不可思議。“同賣切菜器,同行不同利”,趙艷穎的“賣法”一時成了大家紛紛效仿的賺錢模式。在產品越來越同質化的競爭時代,大家越來越認識到:單靠產品的差異性賺錢越來越難,獨特的“賣法”成了賺錢的關鍵。
多功能切菜器就是一器多用,靈活簡單,老幼皆會。用該產品切片(如蘿蔔、黃瓜等)、削皮(如南瓜、紅薯、各種水果等)、切花(如各種冷盤、六必居腌菜等)、切絲(如土豆、白菜等)、擠汁(如生薑等)、清魚肚、刮魚鱗等,輕鬆容易,即使手無拿刀經驗者,也能輕鬆做出飯店的花色,很受家庭和飯館的歡迎。有切菜器登場,菜刀“待崗”之說。一年前,趙艷穎開始賣切菜器的時候,市場上的切菜器已魚龍混雜、假冒偽劣蔓延,由於她賣的是正規廠家的貨,質量好,進價高,利潤薄,所以只能在銷量上下工夫,多賣才能多賺,但要想每天多賣些產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切菜器由於體積小,不“搶眼”,放到商場超市賣,顧客很難注意到它的獨特性,一天也賣不了多少套。在菜市場和人們上下班的路上吆喝着賣,由於人們吃過假冒偽劣產品的虧(假冒偽劣產品一般都使不住,還有異味),上過當的人不再輕信路邊貨。雖然一開始賣的不得法,但畢竟多功能切菜器有它突出的藝術實用性,也有一些人買,每個月多多少少有個千兒八百的收入。
隨着時間的推移,在和客戶長期的打交道中,在客戶的拒絕和購買之中,隨着長時間的行業無意識經驗積累,趙艷穎逐漸把握到了人們在購買產品時的共性消費心理和喜歡的接受模式,並漸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三一”賣法,到2004年下半年,她賣切菜器的數量逐漸上升,最高時月收入達到5500元,而當時賣切菜器的同行,大多月收入基本在1500元左右。而這時,趙艷穎還沒意識到她的“賣法”已創造了一個的新的賺錢模式,更不知道,她將成為人們紛紛效仿的小本創業明星和經濟學家研究的對象。
最先在家長的眼裡,不願上班的她,賣切菜器不過就是找個自由自在的職業而已,沒想到,她卻賣出了門道,賣成了氣候,看到做這一行業的前景,她的一個叔叔開始專職幫她。隨着賣出去的產品的增多,用戶也給她提出了老式切菜器的很多不足,為了更好地滿足自己客戶的需要,儘快造出符合用戶新的需求的多功能切菜器,在她叔叔的幫助下,僅用了3個星期就和有關廠家簽定了專項定製生產新型多功能切菜器合同。這種新型切菜器不管是用材、工藝還是功能上,都更科學更人性化,絕非任何一款老式切菜器能比。絕好的“賣法”,加上絕好的新型產品,每到一處,撩的人們爭先購買,她的月收入輕鬆達到近2萬元。
其實,通過獨特“賣法”創造財富和事業奇迹的,趙艷穎並不是第一人。1959年,美國的溫安洛和狄維士在一間簡陋的地下室里創業,最早產品只有單一的一種瓶裝洗潔精(當時洗潔精已是美國的大眾產品,而且他們的產品遠不如寶潔,價格也比寶潔貴60%),但通過他們的獨特“賣法”,一年就賣開了市場,並把產品逐步賣到了全世界,僅在中國,2004年他們就賣了100億,這就是開創了“傳銷”這種獨特“賣法”的美國安利。全球華人首富李嘉誠,15歲開始當僱員,在香港走街串巷賣家用塑料桶、盆等,當時整個公司誰都比他大、比他有經驗,沒有人看得起他。但李嘉誠只做自己專註的事,在客戶的拒絕和購買中,他細細地揣摩客戶樂意接受的銷售方式,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三笑”賣法,僅僅一年,他一躍成為公司銷售業績最好的業務員,挖下人生的第一桶金,並最終發展成為華人首富,資產過千億港幣。不難看出,不管是溫安洛還是李嘉誠,他們賣的產品都是和別人一樣的大眾產品,是他們勝人一籌的“賣法”,四兩撥千斤,讓他們在平凡艱苦中迅速崛起發達。
研究探尋趙艷穎的成功,記者發現除了她的“賣法絕”以外,還有兩點也起了很大作用,一是多功能切菜器經過近幾年的推廣,使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了它的妙處,中國巨大的多功能切菜器需求市場被激活;二是趙艷穎推出的新型切菜器,能迅速替代老式切菜器,正是滿足了人們高水平的需求,這和前幾年彩電淘汰黑白電視一樣,如出一轍。
為了讓新型多功能切菜器迅速佔領全國市場,經她的叔叔做工作,趙艷穎決定讓出巨額利潤,每縣招一名代理,傳授“賣法”,提供產品,全程服務。代理商無需任何經驗,即可“克鹵賺錢。
編者點評:
現在的市場競爭不完全體現在產品質量上了,更重要的體現在了一種營銷的方式。通過上述的案例,我們不難發現,他們賣的產品沒什麼區別,但是,趙艷穎卻比別人賣出的要高很多。這正是她賣產品的方式特別,而且在賣貨的過程中,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和需求,才使她在市場中做出了一份事業。
創業故事:獨特“賣法”成了賺錢關鍵 相關推薦:

相關推薦
- ·創業故事:獨臂男子創業賺400萬
- ·賺錢故事:豆子有幾種少種賣法
- ·洗衣機奇思妙想:獨特的概念洗衣用滾珠
- ·致富經:獨特的賣辣椒的方法
- ·創業故事:白手起家 “布偶娃娃”成就
- ·創業故事:借3萬元創業“煉”成億萬富
- ·創業故事:把廣東粽子“賣”到美國的女
- ·火雞讓周秀芬看到了賺錢的門路
- ·創業故事:用絲瓜做枕頭成了個大商機
- ·創業故事:一毛錢的生意做成了大買賣
- ·眼鏡品牌如何在營銷中做“加法”與“減
- ·創業故事:創業需要獨特的眼光
- ·靠“賣笑”一年凈賺300萬的創業故事
- ·“賣臭豆腐”小伙的創業故事
- ·致富故事:獨具“錢眼”變廢為寶
- ·創業故事:經營理念獨特 萬元小鋪脫穎
- ·靠“見風使舵”成功的創業故事
- ·小本創業指導篇:獨立創業瀟洒自由也賺
- ·夜宵妹成了千萬資產老闆的小本創業故事
- ·創業故事:創業者暢談成功經驗 女老闆
- ·童裝店以人為本的童裝促銷熱賣法
- ·節日營銷大比拼:情人節玫瑰有多少種賣
- ·做生意技巧,一個柿子三種賣法
- ·銷售策略:一瓶醬油的賣法
- ·大學生創業精神論文:獨立創業精神的培
- ·創業故事:美麗女人非傳奇的創業故事
- ·創業故事:商海“俏佳人”們美麗的創業
- ·創業故事:創業故事引人注目 四位改變
- ·創業故事:全球電信第一女強人的創業故
- ·創業故事:有點急脾氣的女企業家的創業
- ·創業故事:中國城市女性創業故事
類別相關
- ·創業故事:從失敗到成功的案例分析
- ·創業故事:創業成功沒有捷徑
- ·創業故事:把廣東粽子“賣”到美國的女
- ·創業故事:80后億萬富家女暢談創業史
- ·成功故事:庄吉總裁吳邦東的文化之旅
- ·成功故事:快遞業叫板洋巨頭第一人3
- ·成功故事:黃艷群的成功創業史
- ·成功故事:副廠長退休當起“破爛王”自
- ·成功故事:從農民裁縫到億萬富翁有周成
- ·成功故事:陳斌的創業生涯
- ·蔡銳創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 ·80后女老闆一萬元起步變百萬
- ·80后創業新星金娜的創業故事
- ·7-ELEVEN:約翰·安迪克安的成
- ·5000元起家3年成百萬富翁
- ·畢業學生 實習 商業地產
- ·下崗工人 一起創業 電動車
- ·營銷企劃書 店鋪轉讓 創業補貼
- ·企業改革 保證書